天降不速之客大数据监测预报流感疫情病毒
来源:工控中国
随着大数据的发展,疫情流感等病毒也将用上大数据。目前,通过大数据来监测病毒传播已经成为预防病毒传播的一种手段。大数据时代,数据传输如此之快,这使得疫情的传播得到了有效控制。
病毒对于人们来说,已经是很可怕的了,流感性病毒是每一年都会出现的,这似乎是不速之客,在生活中很是常见。要是来了疫情,那就是相当严重了。记得年的非典,这是一场全国的“战斗”,人心惶惶,各地都在预防疫情。今天,中东呼吸综合征疫情的传播同样叫人害怕,目前,国家已经采取手段对疫情进行预防。
根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通报,广东省惠州市出现首例输入性中东呼吸综合症确认病例,患者为韩国确认病例的密切接触者。面对中国确诊首例输入性中东呼吸综合征病例,希望大家能够多了解这种疾病的流行病学、人口学、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争取做到知己知彼,积极预防,从容面对。
截止年5月25日,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数据显示,全球累计实验室确诊的感染MERS-CoV病例(简称MERS)共例,其中例死亡(病死率37.8%)。这些病例来自24个国家和地区,病例最多国家为沙特阿拉伯,病例多集中在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等中东地区,该地区以外国家的确诊病例发病前多有中东地区工作或旅游史。
大数据监测疫情可控
大数据时代,数据传输如此之快,这使得疫情的传播得到了有效控制。谷歌甚至还推出了大数据疾病预测,一时间受到热烈追捧,不过这已经是年的事了。然而,过去了7年之后,大数据相对于年已经是炉火纯青,利用大监测流感疫情等病毒是否可靠?
据华尔街报道,Google预测的流感病例数较实际情况高出了75%到95%,有些年份的情况确实很糟,但远没有Google显示的那么夸张。
谷歌这样解释,虽然搜索引擎的预测还需要进一步优化,但是用大数据预测疫情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最近一段时间埃博拉病毒肆虐,在非洲的研究人员还利用移动运营商的数据,为分析区域人口流动,帮助预测埃博拉病毒的传播。
专家预测,如果能有效利用大数据来提高医疗行业的效率和质量,那么仅在美国每年就能创造亿美元的价值。
大数据监测疫情虽然是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但由于搜索引擎的原因,无限次重复的搜索,从而造成了恶性循环。看来谷歌做的还有很多,并不是目前如此的情形而已,大数据监测还有待科学的创新。可以肯定的是,利用大数据进行医学疫情的监控,将是大数据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
大数据改善疫情病毒预测
今年,美科学家研究发现,通过整合谷歌流感趋势大数据和传统监测的方法,可以改善对疫情流感传播的预测,并将这一成果发展在《科学报告》上。研究显示,结合传统监测方法和大数据,可以预测美国未来1周的流感感染情况,这一发现可能影响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预防和流感暴发控制。
根据美国调查数据显示,流感病毒每年影响到美国5%到20%的人口,造成超过20万人住院,对于感染程度的准确评估和预测哪些地区会有更高的感染风险,有助于采取更加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谷歌流感趋势使用搜索的数据来预测实时流感动态,能比传统监测方法提前两周,传统的监测方法是收集关于流感的潜在和确认病例的数据,对从患者处收集的流感病毒进行分类。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的MichaelDavidson与研究团队表示,虽然谷歌流感趋势有一定局限性,把它和现有的监测系统结合在一起可以更好地预测实际的流感病例。
研究者建立起受到流感影响的相关联的地理区域的构建网络,从而更好地预测未来的疾病传播趋势。新的系统同时受益于传统数据收集的准确性和谷歌流感趋势产生预测的实时性。
那么,对于流感病毒能做到可控,对于疫情又当如何呢?有研究者认为,相对于利用大数据获取的流感流行趋势,科学家的视角更加深远,他们希望发现哪种流感毒株是毒性最烈的大杀器,希望揭示原本在禽类或猪体内传播的流感病毒是如何发生惊人一跃,转而在人际间流行的,由此为疫苗和药物的研发赢得宝贵时间。
编者也认同此观点,就眼下的中东呼吸综合征疫情传播,通过利用大数据进行监测,发现一例采取相应手段进行隔离,减少疫情的传播。同时,能够知晓疫情的传播范围以及携带者轨迹,对疫情有相应的监测,也为科学家研发药物赢取了时间。
深圳率先利用大数据提前预防流感
今年年初,深圳启用卫生计生大数据库,研究影响全市居民健康的重点疾病及其影响因素,制定全市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调整方案。对于中东呼吸综合征疫情同样适用。
据悉,今年深圳将创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精神卫生综合管理示范市,创建流动人口基本计生服务均等化示范市,深入推动国家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区创建工作。市卫计委还将利用卫生计生大数据库,推动梅毒防治、小学生口腔龋齿防治、健康素养巡回讲座等3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实施。
在完善重点传染病监测方面,年我市共报告处置起暴发疫情,相关部门建立了埃博拉等重大传染病疫情、人畜共患病、气候相关疾病和病媒生物的联防联控机制。
未来,大数据监测疫情流感等病毒将更加完善,更加全面,对疫情传播做到有效控制,及时采取手段减小蔓延范围。既然治疗困难,那就应该加强预防。
根据WHO及中国卫生计生委对于防控中东呼吸综合征的建议:
1、预赴中东地区的民众,应注意个人卫生和手卫生,尽量避免密切接触有呼吸道感染症状的人员,避免接触动物及其排泄物,用一次性纸巾和洗手,减少与当地人接触,咳嗽讲究礼节,咳嗽和打喷嚏时,捂鼻捂嘴。
2、自中东地区入境的民众,如出现发热或流涕、咳嗽、咽痛等呼吸道症状,应主动通报边检防疫人员,配合接受检疫及后及时就诊。返国14天内,如出现发热或呼吸道症状,应佩戴口罩尽快就医,并避免乘坐医院,应主动向医护人员告知近期旅游史及当地暴露史,以便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tujiahuayuan.com/yqbz/2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