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续集都是辣鸡这些国产剧分分钟打你脸
续集,存在的乱象还是很多的。有前作封神,狗尾续貂的;有资本介入,被改得狗屁不是的。正因为在影视圈,以上例子太多太多,以至于很多人在看到“《XXX》第二部”的时候,就会果断选择掉头。
但是《琅琊榜之风起长林》,却是值得让人驻足观看、细细品味。
最近得空,逛豆瓣随意挑了几个国产片看,竟然意外的觉得不错。本来看到《琅琊2》有黄晓明,我也打算掉头就走。可是豆瓣评分很高啊,达到了8.5分。居然是黄教主所出演的作品中最高分。
(其经典前作《中国合伙人》、《大汉天子》都只有7分左右)
黄教主自从娶了安吉拉宝贝,一直是自带话题。想当年《琅琊榜》捧红了胡歌还有吴磊弟弟,第二部肯定能具有一定的话题性。但是今年,《琅琊2》好评不断却没有大火,感觉特别遗憾。我的内心还是很希望团队能继续拍下去的。第二部的原创剧本还是很不错的,我相信第三部第四部会更有看点。
第一部分:剧评
从这部剧,能看到前作的延续和原创的创新。里面的情节多次与第一部相呼应。第一部的后代搅弄出来的朝廷风云,还有第一部所遗留下来的后世影响,编剧都考虑到了。这一部,看似是《琅琊榜》的续作,实则更像是用后续的方式阐释前作之因。
两部都是讲述将门的兴衰。前作是赤焰翻案,后作是长林永存。虽然从时间上,长林之案在赤焰之后;但是,长林更像是赤焰的轮回。
萧平旌,像少年林殊。将门之后,意气风发。学艺琅琊阁。
萧平旌和林奚的爱情,弥补了第一部,梅长苏和霓凰的遗憾。梅长苏曾给霓凰写过绝笔。可歌可泣。
吾妹霓凰,见字如面。
兄有三愿,一愿长安康,二愿常喜乐,三愿莫痴候。
戎马倥偬,逝水如斯,不可彷徨独宿。今生奈何,情深缘浅。偷得朝夕已是奢,苍天怜我。承君一诺,来生必践,青青河畔,寻常人家,粗衣淡茶,共白头,长相守。
全剧最像梅长苏的人,是濮阳缨。身体虚弱、掌权大局、为复仇而来。濮阳缨是第二部的反派,由“卡粉boy”郭京飞出演。郭京飞是话剧演员出身,台词功底扎实,眼神和语气里全是戏。
郭京飞长了一张“坏人脸”,很少接到一些正面的好角色。他的皮肤被网友吐槽是“月球表面”,“像被陨石砸过一样”,“好想掏钱给他买护肤品”...
虽然濮阳缨领便当的时间早,但是他对全剧的作用是相当大的。他是布局者,“搅屎棍”功力一流,比梅长苏还要厉害。关键是,他的“溜溜球”技术无人能敌。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不知道道具组看到会怎么想...
1.1人物形象的刻画
从这两部看,作者海晏定是一个独立要强的女子。她对独立女性的偏爱是那么明显。前作有霓凰、秦般若,夏冬;后作有蒙浅雪、林奚。
第二部的蒙浅雪,可以算是独立女性的典范了。她是前大统领蒙挚的侄女,后嫁萧平章。能上得战场洒热血,也能下得厨房做羹汤。可以说是现代女性的理想形态。
人物的描写,可以说是《琅琊榜2》最出彩的地方。编剧对每个人物肯定都出了一个篇幅不短的人物小传,几乎每个人物丰满而立体,具有两面性。这一点比第一部做得还要好。我觉得这要归功于《琅琊榜2》的原创性。如果是小说改编,海晏不见得会舍得。
以内阁首辅——荀白水为例。
荀白水,当朝皇后的哥哥,皇帝的舅舅,任内阁首辅,权倾朝野。身为文官,忌惮长林王府的兵权,一心与皇后筹谋,削弱长林王府的势力。他虽与长林对立,却也是心系朝廷的良臣。最终被东海刺客谋杀。
还有皇后。曾受濮阳缨蛊惑,造成瘟疫大规模爆发,死伤无数。虽有时显得不通情理,但她爱子如命。最终为保皇室江山,愿意以死平愤。(深闺妇人却有如此献身精神,是我一开始没有想到的)
同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更不消说大反派萧元启(谐音“源起”,万祸之源),主角萧平章、萧平旌。电视剧的优势就在于此:几十集的时长,能把人物的生平经历、事情的前因后果都交代清楚。而电影只有短短的两个小时,能做的,就十分有限了。
从结构上来看,主线清晰,每个事件环环相扣。但是要表达的东西太大,要展示一个朝代的波诡云谲,会有东拼西凑的感觉。所幸,除了后期的主角萧平旌开挂之外,整体逻辑清晰。人物情感关系,和人物的内心成长历程在主线上都安排地明明白白,可见编剧手法之高超。
1.2节奏划分
全剧共50集。
1-5集:沉船事故事件概况:北境战事,但甘州战场粮草被断。战事惨烈,长林府长公子受了重伤。所幸济风堂堂主路过,萧平章从战场捡了一条命回来。后官府查办,军粮沉船并非意外而是人为。
开篇事件。①交代长林王府在朝中的地位;②主要角色依次出场;③萧平旌和林奚第一次相识;④萧元启(大反派)原本是个行侠仗义、善良单纯的妈宝男福利图嘿嘿嘿
6-15集:粉盒事件,墨缁侯复仇事件概况:长林王府世子萧平章与世子妃蒙浅雪结婚数年却不曾有子嗣,林奚与蒙浅雪交好,发现蒙浅雪的妆盒内有涂抹一层东海胶珠。东海胶珠性寒,多年使用会导致不孕。恰逢东海使团进京,要祭拜早年嫁入大梁皇室的淑妃。拜访名单中有琅琊榜第一高手——墨缁侯。墨缁侯不仅是琅琊高手,而且是淑妃的亲哥哥,此次他先行入京,为报仇杀了多名医官。后得知凶手就是莱阳太夫人。当年莱阳太夫人为报杀夫之仇,决定在皇后赠与蒙浅雪的粉盒中涂上东海胶珠,让长林王府从此断后。不料此事被淑妃撞见,淑妃不允。莱阳太夫人索性起了杀心。墨缁侯的到来令莱阳太夫人心惊。爱子如命的她恳求墨缁侯放过萧元启,在濮阳缨的挑唆下,他放过了萧元启,并助长萧元启的仇恨,来达到扰乱大梁朝局的目的。
一切事件的开端。①林奚在与平旌相爱前,一直是作为功能性人物掺杂在事件中,她的医者身份超好用;②告诉了我们萧元启的身世,他的苦衷,他的身不由己。黑化的源头;③琅琊榜高手登场,大梁朝局将乱;④为后续蒙浅雪怀孕生子做铺垫;⑤暗示了荀飞盏对蒙浅雪压抑的情感,刻画了一个刚正不阿、是非分明的禁军大统领形象。16-18集:北燕皇子被刺,萧平旌被冤事件概况:濮阳缨的心腹段同舟跳崖自杀,众人发现了他们身上的纹身。于是萧平旌认为有此纹身都是濮阳缨的同伙。随着云姐、阿泰的死,濮阳缨的身份渐渐浮出水面。北燕使团前来和谈,皇帝大摆宴席,荀飞盏提出比武助兴,向琅琊榜第五高手拓跋宇发起挑战。两人难分胜负。此时,和亲郡主提出要与萧平旌一较高下。岂料,剑断,北燕皇子被当堂刺死。
过度事件,主要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虽然不是什么大事件,但是给的信息却很多。①萧平旌和林奚的感情渐渐有了起色;②萧元启杀死了最忠实的仆从,暗示他将孤独一生;③拓展了观众的视野,介绍了这个时空之下,北燕、东海、大梁、大渝之间的相爱相杀;④萧平章的身世揭晓,这一揭晓不得了,领便当的命;⑤从未露过正脸的周管家的暗线,安排地十分巧妙。上至皇贵,下至平民都有顾及到。从中可见编剧有大局观。19-22集:疫情爆发,林奚病倒事件概况:濮阳缨唆使夜秦遗孤在赤霞镇散播瘟疫,重蹈夜秦亡国之覆辙。但是萧元启并非甘愿令人摆布之辈,悄悄跟踪濮阳缨手下,将濮阳缨的诡计告知长林王府。瘟疫导致死伤无数,林奚身为医家,自当悬壶济世、奔赴一线,但却感染了瘟疫。萧平旌对她照顾有加,甚至给了老堂主灵感,加快了药物研制的进度。
第一个大事件,上半部分的高潮事件。①萧元启的人设变得复杂,开始变得阴狠了;②林奚和萧平旌感情线有大进展,不仅道出林奚的身世,而且因为有了生死考验,她对萧平旌的好感直线上升(这部剧再次告诉我们,男神/女神生病的时候是最佳的进攻时间);③濮阳缨的身份终于揭秘了。既然这样,他离领便当的时间也不远了;④主角开挂了,居然随便抓一把药,就能救林奚的命。好吧你是主角你牛笔~;⑤夜秦遗孤的安排有些刻意,但也在情理之中。23-27集:平旌中毒,平章以命换命事件概况:濮阳缨让云娘子在平旌身上下毒。此毒唯有玄螭蛇胆可解,只有濮阳缨手上才有。萧平章为救平旌,与濮阳缨谈判,拿到了玄螭蛇胆,并要求林奚用他的性命,换取平旌的性命。
上半部的终结。萧平章的死,是长林王府衰败的开始。①编剧太坏了,萧平章必死,真残忍;②介绍了濮阳缨的身世,为报家仇国怨,居然杀死自己的弟弟,只为得到夜凌子的调配权;③最终只留一颗玄螭蛇胆也是编剧故意的,就是为了让萧平章完成使命之后赶紧领便当;④萧平旌和林奚之间的芥蒂也是由此展开。本身我还以为是“平旌救林奚,林奚救平旌”这种浪漫情节,万万没想到啊~
27-30集:梁帝驾崩,荀式争权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的过渡段。①皇帝死了,太子登基。大梁朝堂会有大变动;②荀家抓住机会诱导太子殿下,削弱长林兵权,长林府四面临敌,里外不是人。31-35集:萧平旌抗旨,大战大渝皇属军事件概况:皇帝驾崩,按理三年不能兴兵,可是大梁边境进犯不断。萧平旌打算扛起长林重担,戍守甘州。大渝皇属军乘国丧之机骚扰不断,萧平旌决定要正面迎战。蒙浅雪丧夫,长林王不忍看儿媳如此憔悴,安排她到琅琊阁散散心。萧平旌前去琅琊阁探望大嫂,临别获得老阁主的锦囊。锦囊中,告知数日后将有日全食,可以乘此天象将敌军击退。但朝堂上,荀白水忌惮长林王府许久,新帝登基,正是打压对手的好时机。他怕萧平旌胜仗归来,长林府声名大震,再无与之对抗之可能。于是连夜兼程,将停战诏书送到了甘州前线。没想到萧平旌抗旨不遵,大胜而归。
下半部分的第一个大事件,前几集节奏有些拖沓,没什么看点,中间几次尿遁回来之后都是无缝衔接。①文武之争正式拉开序幕。虽然是荀白水单方面下战书,长林王府不予回应,但是荀白水目光短浅,只在乎权力之争没有远见。长林王不应战,反而是明智之举。②萧平旌简直是编剧的亲儿子,日食都搬出来了,还有什么是不能做到的?③新增了大渝势力,与前作遥相呼应。④萧平旌抗旨,长林王府被人抓住把柄,注定走向衰败。36-40长林王去世,莱阳王勾结东海事件概况:萧平旌抗旨伐敌,被荀白水大做文章。长林王病重去世,皇帝收兵权,改旗号。长林王府风光不再。此时东海举兵进犯,朝廷之中无人可以御敌,莱阳王毛遂自荐,收复七座城池,一举成名。回京后,他娶了荀家女孩做妻子,以为能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但是墨缁侯不断骚扰他,令他坐卧难安。
转折开始。①萧庭生死了,长林王府风光不再,萧平旌在经历这些之后会变得更成熟;②林奚在萧平旌最无助的时候劝慰他,两人的隔阂渐渐瓦解,和好只是时间和机缘的问题;③莱阳王终于熬出头了,却难逃墨缁侯的摆布;④荀飞盏居然因为朝廷人心寡淡而引咎辞职,有真性情;他将朝堂之事带给了远居琅琊阁的萧平旌,推动了情节的发展;④萧平旌对萧元启起了疑心,两人反目是迟早的事。41-45集:萧元启阴谋暴露,荀白水当街遇害事件概况:萧元启凯旋归京后开始计划谋反。他开始笼络人才,以“瘟疫诏书”做文章,挑起狄明对皇室的仇恨。而这时,他的阴谋也开始渐渐暴露:有一个岳银川的年轻将军发现了当年战争的蹊跷,向荀白水告发莱阳王;荀安如的侍女佩儿偷听见戚夫人的谈话,被迫投水。荀安如对自己曾经崇拜的丈夫起了疑心。戚夫人听闻异动,杀掉了荀白水。萧元启为了不受墨缁侯的摆布,偷偷杀掉了戚夫人。
节奏开始变快,情节点多。在这一阶段①萧平旌和林奚已经和好;②萧元启和荀安如这对苦命鸳鸯,在这短短5集,完成了从甜蜜——猜忌——恐惧——怨恨这几个阶段;③荀白水被杀,保护皇帝的人已不再。萧元启逼宫行动势在必行;④萧元启杀掉戚夫人,说明已经完成黑化。心狠手辣连我自己都怕。⑤增加了岳银川这个人物,有点突兀。那个结巴的将士负责笑点,但是不太好笑;⑥增加了狄明,亦正亦邪,这个人物是塑造得很成功的,而且很好的与上半部分的“瘟疫事件”呼应。万事皆有因有果。
(狄明)
46-50集:萧元启逼宫谋反,萧平旌起兵勤王事件概况:萧元启起兵谋反,原本想在春猎时下手。没想到太后因首辅被杀心情不佳而取消春猎,萧元启只好另改计划。林奚道出身份,她就是从小与萧平旌有婚约的人。两人欣喜不久。但是萧元启逼宫,平旌身为长林男儿,誓死捍卫大梁平安。萧平旌以长林世子的身份给各部写书信,征讨乱贼。只用了三日,便召集了七万兵马。由此可见长林之威。萧平旌决定将皇帝偷出宫来,于是和荀飞盏一起潜入宫中。此时荀安如因自己错爱了人,痛苦坠楼,给了两人营救太子的时机。两人带着太子回到了长林王府,没想到萧元启早已设好埋伏,请君入瓮。然而更没想到的是,长林府有秘密通道通向苏宅,这条通道救了他们一命。皇帝被救,萧元启逼宫失败,自知难逃一死。于是和萧平旌一战。最终,当年林殊的赤焰手镯替萧平旌挡下了最后一击。叛乱已平,萧平旌拂袖离去,与林奚一起浪迹天涯。
大结局,同时也是全剧的最高潮。①林奚和萧平旌宿命一般的爱情终于有了结果,遇到不成熟的萧平旌,林奚能做的只有等待他成长;②三日内召集7万兵马,主角开挂,用长林王府两代人的名声的增益buff,确实也说得通,加分;③两人潜入宫中救皇帝正逢荀安如自杀,也是编剧的巧妙安排。太巧了点儿,也在情理之中;④最后一部分和前作呼应之处最多,从“苏宅”到“赤焰手镯”,有了一种冥冥之中的隐形力量在推动,十分期待正午阳光接下来的作品。
(赤焰军手镯,上刻将士名字。萧平旌戴的,正是林殊的手镯)
(梅长苏无意中救了他们两次。图为靖王府和苏宅的密道)
海晏在创作《琅琊榜》系列时,着力点是权谋>兄弟情>爱情。除了权谋,兄弟之情也让人潸然泪下。从第一部的靖王&梅长苏,到梁帝&萧庭生,萧平章&萧平旌,萧平旌&萧元时
靖王&梅长苏
梁帝&萧庭生
萧平章&萧平旌
萧平旌&萧元时
这些兄弟CP的共性,他们都不是亲生兄弟。这是充满血雨腥风的《琅琊榜》中,能令人感到温暖的东西吧。不是亲生兄弟,却胜似亲生兄弟。
和兄弟情义一样浓墨重彩的,还有江湖情谊。在《琅琊榜》中,琅琊阁、朝堂、江湖像同一时空下的三条线,看似不会交织,但哪会有人真的能置身事外呢?
(拓跋宇是第一个相信北燕皇子是被刺杀的)
(荀飞盏劝说狄明回头。狄明终于醒悟过来)
一部续作,既要继承前作的优点,又要有自己的干货。无论是原作的粉丝,还是前作的粉丝,都要顾虑到。可谓是众口难调。
而《琅琊榜之风起长林》可以说是近几年续作的典范。
第二部分:续作的崛起
今年开年以来,无论电影电视剧,很多前几年的热门IP纷纷推出续集。《捉妖记2》、《唐人街探案2》,《琅琊榜2》,在这些续集中,哪些是明星资本蹭热度,哪些是优良剧集的传承,区别还是十分明显的。
我只是做一个横向比较,以上这些,都是从农历年算起来,院线/电视台播放的热门影视作品。之前大火的《战狼2》、《绣春刀2》我就不拿来比较了,一是没了时效性,热度话题度都已经过去了;二是网上的影评人肯定都比我能说,我也没必要炒冷饭。
那么言归正传,贺年档的这几部续作,到底质量怎么样呢?
先从院线电影讲起。贺岁档的片子,肯定是喜剧片占多数,这是毋庸置疑的。从今年来看,这电影上映的档期,和影片的内容、质量还是有很大关系的。
例如《捉妖记2》
《捉妖记1》,是15年暑假档的黑马。如果是平常的电影,热度和话题性一般的,上线半个月、一个月的最多了;而《捉妖记》,突破了最长档期的记录,几乎霸占了整个暑期档。以至于我过完了暑假才看得上抢版。
这种排片盛况,这几年鲜少发生。这么火的剧,肯定得出第二部啊。但是定档是今年的春节档,这性质就悄悄发生变化了。
如果不是春节档,这部剧的票房肯定扑街。故事不好看,请多大咖都没用。但是资本运转,明星入驻,就连里面跑龙套的都是叫得出名儿的明星,什么故事情节都被资本淹没了。从票房曲线就可以略窥一二。
《捉妖记》第一部的排片,从年的7月中旬一直排到9月中旬,整整两个月,而且票房还有回升之相。而《捉妖记2》,正月过完,排片就一蹶不振了。
而《唐人街探案》系列的成绩就要好看得多。
《唐人街探案》和《捉妖记》一样,是靠口碑取胜,在上映五日之后才有上升的票房,这靠的都是人人相传的好口碑。正是好的口碑,才让它们拿到了投资,进入第二部的拍摄。
《唐探2》没有像《捉妖记2》一样坐火车,票房和热度一直都在的。而且从影片中得知,还有拍摄第三部的计划。而《捉妖记3》有没有,就不得而知了...
你怎么对观众,观众就会拿什么样的票房数据对你。
接着看《琅琊榜之风起长林》,之前的豆瓣评分只有7.9,随后升到8.5,这个评分的变化也体现了这个作品是胜过网友预期的。虽然没有前作那样具有话题性,但是正午阳光团队用好作品对待观众,那观众就会回以掌声。
愿我们都能做到初心不负。
转载请注明:http://www.tujiahuayuan.com/yqbz/2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