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解封核酸退场,三年疫情真的结束了
今天一早,孩子睡眼惺忪地问妈妈:“妈妈,我们什么时候去做核酸啊?”妈妈告诉孩子:“不做了。小区里的大白叔叔们都回家了。”“啊?那他们什么时候回来?”孩子打了个哈欠,还很好奇大白叔叔怎么偷懒、不来了。“以后应该都不来了。他们叫我们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妈妈这么解释给孩子听。很多95后对非典的记忆都很模糊了,大人更想象不出来这一代孩子以后该如何回忆这三年。未来,还有多少人记住这天?从年1月15日,第一次受到新冠病毒的影响,不少地区开始封控。年12月7日,新十条的颁布。.1.25--.12.7,整整天。“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有些人会记得:那些在镜头前被白白倒掉的粮食物资,在深夜里彻底倾翻的大巴,在高层小区火灾中的哭喊,入室对着主人施暴的官员、被人为操纵的核酸乱象......这些,不该被忘记。可是还有些人和事,更不该被忘记。你还记得这个名字吗?李文亮医生。“新十条”颁布后,不少网友冲进李文亮医生微博的评论区,告诉他这个消息。李文亮的微博永远定格在年2月1日,可网友们的留言就连一天都没有中断过。被封控在小区,等发物资的时候,想告诉李医生。被转运到方舱,睡都睡不着的夜晚,想告诉李医生。确诊为阳性,浑身肌肉酸痛的时候,还是想告诉李医生。李医生在医学上并没有为人类的健康做出多大的丰功伟绩,可这么多平平凡凡的人仍在怀念他,分享给“吹哨人”自己在疫情生活里的酸甜苦辣。因为这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从来都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除了李文亮,还有无数个名字、样貌都模糊不清的“凡人”挺身而出。在疫情的第一年,那时候的方舱还没有“妖魔化”。感染的患者及其家属争前恐后地求一个方舱床位。我永远记得那一句话。看到一位感染者的求助信息之后,一位男子留言:“你打这个电话试试。我的父亲刚刚去世,多出了一个床位。”当乌鲁木齐那场大火烧掉了所有人的“希望与信心”。第一个做出反应的,还是身边的人民。他们纷纷在网络上留言,给出自己的名字和电话,表示愿意把自家的房屋拿出来,免费借给需要的人员度过寒冷的夜晚,可以有一个落脚之地。有人说,感谢国家保护了我们三年。可是我认为,最应该感谢的是这个国家的人民。是温顺的人民极大地让渡了个人权利,这才让一切保护成为了“可能”。各地解封、核酸撤场人间三年,数辈难忘。我们一直在等待,等待毒性变弱,等疫苗,等特效药。在无尽的等待当中,从七天一测到五天一测,最后变成有效期为72小时、48小时、24小时的核酸。在“新十条”公布的当晚,广州地铁的工作人员就已经开始动手撕下场所码、健康码了。其他各地的火车站、高铁站也跟上了。看着那些贴上场所码、健康码的牌子倒在地上,看着核酸检测站被吊车高高吊起,多少人的心里甚至有种想哭的感觉。我还记得,在疫情第一年,孩子跟我说:“爸爸,我感觉我们像电视剧里的人。他们每次被守卫拦着的时候,给人一看腰牌就给进了,特威风!”后来,孩子发现小区被封控的时候,手机上绿色的“腰牌”也不能让他出门见一见生病的奶奶。在餐馆的时候,妈妈手机上绿色的“腰牌”写着24小时,就可以陪他吃饭。爸爸手机上绿色的“腰牌”写着48小时,怎么也进不来陪他,一家人隔着玻璃相望。他说他不喜欢这个“腰牌”了,一点都不威风,跟电视剧一点都不一样。现在呢?撕掉的场所码、推倒的核酸检测站、路上逐渐回来的烟火气,都在昭示着我们的生活慢慢走向正常。学校门口的包子铺老板娘拉起了卷帘门,热气腾腾的蒸笼让人心里升起一股暖意。给在家上网课的孩子带了他最爱吃的肉包子,好久没吃到的小朋友的嘴巴都快咧到了后脑勺。很快,学校也要慢慢开展线下教学活动了。这个消息,让孩子妈妈的嘴巴也快咧到了后脑勺。生活慢慢恢复正常的感觉,原来这么好。不仅如此,平台上也开始出现“多地核酸检测采购项目宣告终止”、“核酸检测公司开始破产了”的新闻。在疫情最为艰难的时候,一些核酸检测机构利欲熏心。没有将样本检测完毕,就人为控制核酸检测结果,假阳性的病例到处都是。这三年来,他们动动手指头,老百姓莫名其妙的“阳”了,人民的钱就这么随着大风刮来了,IPO指日可待。医院承担核酸检测任务的广西一夜之间,变成了病毒绕着走的城市。为了一夜暴富,频频造假翻车的核酸检测机构企图再赚一波快钱。可是现在,他们的暴富梦已然破灭了。现在,也到了清算旧账的时候了!往后,你想做什么?“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在这三年间,我们先是扛过病毒的考验,学着习惯生活里的三件套“口罩、健康码、核酸”。接下来,我们还要扛着“防疫过度”的考验。在极限承压下,以自由为代价,背着一个个“小家”的经济压力,去配合“大家”。在这三年间,我们无数次幻想这一天的来临。“新十条”一出,这一天真的来临了,你想做些什么呢?是拿出“从头再来”的勇气,回归到寒冷如霜的经济市场中,再度搏杀?是改变原有的想法,更多地
上一篇文章: 周柳军副署长主持召开援佛得角项目监管工作 下一篇文章: 吕梁强阵容直播带货土特产组团圈粉
转载请注明:http://www.tujiahuayuan.com/yqfl/13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