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期中国保险需求的18大发现报
疫情影响之下,公众保险意识、保险需求发生了哪些变化?不同人群的投保行为又呈现出哪些特点?对此,腾讯微保联合复旦大学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复旦发展研究院中国保险与社会安全研究中心最新发布了《后疫情时期中国保险需求的18大发现》,针对疫情期间中国保险需求进行深入调研,利用微保平台人身险数据作为剖析样本,帮助行业及公众正确认识疫情下中国保险业需求,力图构建一幅真实的新冠肺炎疫情下互联网保险的需求图景。随着年1月23日武汉封城,疫情暴发,全国新增确诊人数进入上升通道,保险需求也一同进入了爆发式增长期。微保数据显示,新增总投保用户、反映潜在保险需求的小程序访问量、年化健康保险保费不仅与疫情的发展同向波动,而且较年同期有质的飞跃。从地域上来看,人均GDP越高的地区保险需求增长及意识增长越剧烈。疫情期间,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的地区保费增长更显著。其中,有“非典记忆”的北京和广东两地无论是新增投保用户数的绝对值,还是经过人口基数调整的新增投保用户数,均在此次疫情期间名列前二,领跑全国。对不同地区微保投保用户年龄的分析发现,疫情推高了互联网保险的购买年龄,30岁以上人群保险需求“大增长”,尤其是年龄集中于35-38岁的“80后”,稳居保险购买者的“C位”。从投保人群“画像”上看,“80后”“90后”已成为家庭“顶梁柱”,上有老、下有小,保险正逐渐成为他们为家庭构筑“防火墙”的优选项。而且考虑到保障型产品在价格上会随着被保险人年龄的增长而增加,“80后”当前购买保险的年缴费额相对较低。从性别来看,根据微保平台数据,疫情发生前,主动在互联网平台选购保险的用户以男性居多;但在疫情的冲击下,女性投保人数占比显著增长。自年12月开始,男女投保人数比持续快速下降,并在武汉封城时突破去年同期数值,下降趋势一直持续到春节后一周。整体上此阶段男女投保人数比例从2:1降为1:1,女性保险“抗疫”顶起“半边天”。数据还显示,男女投保比例与为家人投保比例大致呈负向关系,家庭观念更重的女性相较男性更倾向于为家人购买保险。考虑到父母的健康风险,很多女性会优先给父母购买保险。微保平台数据显示,疫情期间中老年群体健康保障需求出现激增,“孝亲保·孝顺金寿险”“微医保·中老年癌症医疗险”保单成交量环比增长均超过1倍。来源:金融时报客户端记者:周轩千编辑:杨晶贻邮箱:fnweb.
上一篇文章: 济南一房东,疫情期间未按规定向村居报告房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tujiahuayuan.com/yqjs/8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