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美国太平洋战场的中流砥柱,西点军校最
有人说他骄傲自大是天生的战争狂热爱好者,有人说他品学兼优是美国军队的救世主。而他辉煌灿烂的一生确实也能配得上这些诋毁与褒奖。他就是美军历史上最年轻的少将和陆军参谋长,美国二战中叱咤太平洋的盟军统帅道格拉斯· 。
一、太平洋战场的盟军统帅
年11月菲律宾结束了美国总统制,开始实行联邦政体。 的好友曼努埃尔·奎松成为菲律宾的 。他意识到一个走向独立的联合政府必须要拥有一支自己的军队,而不是把自己永远只放在美国的保护伞之下。
因此他在访问华盛顿期间,邀请了当时已经退出美军现役的 前去菲律宾担任他的军事顾问,解决菲律宾的国土防御问题。 欣然接受,前往菲律宾。此次的菲律宾之行,让 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东亚和太平洋的局势,为日后指挥太平洋战争奠定了基础。
年7月,美国为了抗击日本在菲律宾建立了远东美军司令部,被人称为“菲律宾通”的 再次受邀恢复了美军军职,任远东美军司令统帅美菲联军。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正式爆发,日军集结大规模兵力向菲律宾发起的闪电式攻击。12月22日在吕宋岛仁牙因湾的卡巴和阿克,日军第4,第7战车团配合步兵登陆。
虽然远东司令部成立时,美国曾向 许诺提供武器、物资及军队支持。但是由于美国国内奉行“先欧后亚”政策,再加上美国情报部门对日本发动战争时间估计错误等一系列原因,最终导致 没能得到国内的及时应援。
武器极其落后的远东美军在日本九七式中型坦克的追击下溃不成军。11月24日登陆的日军形成南北夹击之势,在首都马尼拉围歼了美菲联军的主力部队。在被动挨打的情况下, 命令吕宋岛守军撤退到巴丹半岛和科雷希多岛。
年1月初,日军占领了马尼拉,1月9日日军向巴丹半岛发起进攻,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战局陷入胶着状态。3月中旬, 接到命令撤离菲律宾转赴澳大利亚。
留守的美军与日军进行殊死搏斗,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守军7.5万人于4月9日被迫投降。第二天美菲联军的战俘被押往圣费尔南多。途中美军虐待俘虏,导致几千美菲战俘死于虐待和饥饿,史称“巴丹死亡行军”。 南逃导致菲律宾全境沦陷的行为使其备受指责,成为他一生的污点。
风水轮流转,日军的好运终于到了尽头。年盟军开始了战略进攻,太平洋战场发生逆转。作为西南太平洋盟军总司令的 带着坚定的复仇信念,在众多的岛屿之间采用“蛙跳”的进攻战术,指挥了一次又一次的两栖登陆战役。
年8月美军收复了阿留申群岛,11月美军攻占了吉尔伯特群岛。年7月9日美军占领了塞班岛,8月美军攻占了关岛,同时几乎控制了整个新几内亚。就这样, 一步步地向他的“伤心地”菲律宾挺近。
年9月日军在太平洋战场已经完全处于战略守势。菲律宾成为日本设置在决战地带的重要保障之一。这一次日军政府决定在菲律宾成立简称“尚武”的第14方面军,并且任命了山下奉文为司令官,准备与美军决一死战。日本的第14方面军可以说是整个日本军队的精锐。
第14方面军下辖35集团军,共8个步兵师和4个独立混成旅约35万人。同时日本关东军驻中国黑龙江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车师的主力第3战车旅也被调至菲律宾加强防御。第14方面军的豪华阵容可见日本对菲律宾的重视程度。
年夏天,美参谋长联席会议命令 进攻菲律宾。莱特岛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战略资源成为美军攻占的 。年10月20日,在炮火的掩护下,美军的舰队攻占了莱特岛。
在取得重大的胜利后,美军乘胜追击,在23日到26日期间依托莱特岛的有利位置展开了大规模攻击,使日军惨败。时隔多年, 终于又在菲律宾找回了面子。
对菲律宾的争夺一直持续到年。年1月开始,美、日两军在菲律宾开始了大规模的决战。在数次交战中,日军由于补给问题和伤亡问题处于下风,但是始终未曾投降。年伴随着日本天皇的投降,日军才正式放弃了抵抗。
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被杜鲁门总统委任驻日盟军 司令的 负责对日占领和日本重建的工作。9月2日在“密苏里”号军舰上盟国举行了受降仪式。日本外相和参谋总长代表日方签署了投降书。头戴破旧军帽,鼻梁上架着太阳眼镜,嘴里叼着玉米轴心烟斗的 代表了盟国签字受降。
二、从西点走出的天才少年
出生于一个苏格兰军人世家,据说其祖先曾参加过中世纪的十字军战争。他的父亲是当时一位 的美国将军,他从小时起就把自己的父亲作为自己的偶像。在 中学毕业之后,他决定投考当时美国陆军的 学府——西点军校。
年6月13日,经过一年多的备考和苦学, 成功考取了西点军校。这一时期的迈克阿瑟,身材健美修长,长相十分潇洒。但是他并不是一个长相精致的瓷娃娃,而是一位让人敬佩的天才。在西点学习期间, 在学业上非常成功。
他的同窗曾回忆道:在熄灯号吹响过后。他( )仍然在坚持苦读。苦读是有回报的。 在毕业时以98.14分的总成绩成为西点军校25年来取得成绩 的学员,并且该成绩在此后许多年里未被打破。
按照西点军校的传统,高材生毕业后一般会就近分入升迁较快的工兵部队。因此 毫不例外地被分到某工兵部队服役。
此次服役期间他被派到菲律宾执行勘测任务,在菲律宾期间 得了疟疾,十月份他被迫遣送回国,并在旧金山整治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在痊愈之后,他作为副官被派往他的父亲阿瑟· 身边,跟随父亲从事军事调研活动。
在这一时期,他们共同分析了日本的军事力量和扩张的野心。得出的结论是:日本在征服了朝鲜和台湾之后,势必要进一步控制太平洋地区,从而征服远东。在这一时期 逐渐了解了东亚各国,重新界定了东亚对美国的意义。
年2月,31岁的 被提升为上尉。第二年他的父亲突然去世,母亲病魔缠身。为了照顾年迈的母亲 被迫结束了对东亚的访问,调回华盛顿。
年4月美国威尔逊总统以墨西哥当局扣留美国水兵为由出兵墨西哥。5月1日, 作为参谋部成员随军向往墨西哥收集情报,获得战功。年12月7日,在 次世界大战爆发1年后美国准备参战。
刚刚晋升为少尉,作为参谋长和陆军部长助手的 参与了扩建陆军的行动。年7月他被任命为陆军部的新闻检察官,负责联络报界。在这个位置上 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获得了众人的赞扬。
20世纪初,美国国内各州的国民警卫队的海外调度问题成了棘手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 提议,将26个州国民警卫队的编余部分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编师。这个师就是日后的“彩虹师”, 是该师的 指挥官。年2月“彩虹师”前往洛林地区,实行了长达四个月之久的坚守战争。
在这次行动中, 获得了十字军功章和美国的服务优异十字勋章,此外他还因毒气中毒而获得了紫心勋章。在这四个月中,他经常在报纸上出面,因此成功被塑造成一个英雄。
三、西点军校的守护者
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年4月 回国。5月12日他被召到华盛顿,觐见了陆军参谋长佩顿·马奇将军。佩顿·马奇将军此次的目的是希望 接管西点军校。
次世界大战以后,西点军校一片混乱,学员素质低劣、教学质量下降、学员酗酒闹事现象频繁发生。对于这种状况,学校的教职工感到十分心痛和不满,大批人撤离军校。
而此时,国内又因战争结束裁军呼声持续高涨,国会内部更是对西点军校的存废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虽然 国会中主张停办的一派没有成功,但是他们提出的尖锐批判,依然对西点军校造成了很大影响。
马奇将军作为西点军校的毕业生,一心想拯救母校。而这样的拯救行为需要一位非常有魄力的校长。在多方考量之下,马奇将军选中了敢想敢干、具有卓越才能的 。
就这样39岁的 正式走马上任,成了西点军校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校长。年6月12日 来到西点军校报道,他一上任就对军校的各方面工作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研究。年 正式对西点军校进行大刀阔斧式的改革,收效甚佳。
在西点军校的出色领导赢得了西点人的敬佩。在 漫长的人生历程中,有许多被人诟病的地方,人们至今仍争论不休。人们却一致认为是他领导西点军校跨进迅速发展变化的世界里,是他开始了现代军事教育。他在美国军事院校方面所做的开拓性努力是对建设现代美国军队做出的最重要的贡献之一。
年5月12日,西点军校授予 西尔维纳斯·塞耶奖。塞耶是西点军校的创始人,能够得到塞耶奖的人,在西点军校的历史上是寥若星辰的存在。
82岁高龄的 在得到这个通知时不顾疾病缠身,立即赶赴西点军校领奖。在领奖时,他对他的夫人说:“在美国的将军中,我获得的战功是最多的,但是我最看重的是这一块,即使是手脚并用,我也要爬到西点军校。”
结语
道格拉斯· 的一生即有过加官进爵的高光时刻也有过失败和失魂落魄。和平时期,他整顿西点军校使其重现辉煌。大萧条时期,他曾因削减军费问题向胡佛和罗斯福两任总统谏言,死不退步。二战时,他在太平洋战场饱尝辛酸。他用自己光彩华丽的一生来诠释了一句话:欲戴皇冠,必承其重。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风云人物》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tujiahuayuan.com/yqsg/11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