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哥拉被世卫组织列为埃博拉疫情蔓延高风险
本报讯:据安哥拉新报5月26日报道,世界卫生组织发布公告,安哥拉、刚果(布)和赞比亚三国被列为埃博拉疫情蔓延的高风险地区。
公告称,目前刚果(金)埃博拉疫情已蔓延到Equador省会城市Mbandaka,该市常住人口达70万人,大部分处于极度贫困状态,刚果河流经该市,易造成埃博拉病毒扩散,导致疫情蔓延。
据世卫组织最新数据,截至24日,刚果(金)已报告54例病例,其中35例已确诊,死亡23人。但有不同消息渠道称,由于部分情况下不具备检测条件,刚果(金)实际患者人数超过上述数字。
世卫组织此前已将埃博拉病毒对刚果(金)公众健康的风险级别从“高”上调到“非常高”,对周边国家和地区的风险级别从“中等”提升到“高”,而针对全球的“低”风险级别维持不变。
目前,世卫组织正协同合作伙伴对相关区域内高危人群开展埃博拉疫苗接种工作。从21日开始,已有大量疫苗陆续投放至姆班达卡等地区,首先接种疫苗的是一线医护人员。
埃博拉出血热:是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病死率高达50%至90%,可通过接触病人的血液或其他体液,经皮肤、呼吸道或结膜感染,潜伏期2至21天。临床症状为急性起病,发热并快速进展至高热,伴乏力、头痛、肌痛、咽痛等,并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皮疹等。
病程第3至4天后会出现持续高热,感染中毒症状及消化道症状加重,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包括皮肤粘膜出血、呕血、咳血、便血、血尿等,严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休克及多脏器受累,多在发病后2周内死于出血、多脏器功能障碍等。
埃博拉病毒主要有三个传播途径:一是密切接触感染动物的血液、分泌物、器官及其他体液,二是与感染者的血液、体液或其他分泌物(如粪便、尿液、唾液、精液)直接接触,三是接触被病患污染的环境或物品。病毒潜伏期为2-21日,病人一旦出现症状即具有传染性,其症状主要包括突然发热、极度乏力、肌肉疼痛、头痛和咽喉痛,随后会出现呕吐、腹泻、皮疹、肾脏和肝脏功能受损,某些病例会同时有内出血或外出血。
本报在此提醒广大华人同胞及时北京治疗白癜风皮肤病医院治白癜风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tujiahuayuan.com/yqbz/2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