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丝绸之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发展
年7月26日至27日,一个非常重要的专题研讨班在北京举行。这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的主题是“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九大”。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悉数出席。
在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提到了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水平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性。
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习近平指出,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重点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健康基础。
(来源:人民网)
2刘延东:同心协力打造健康丝绸之路“一带一路”暨“健康丝绸之路”高级别研讨会18日在北京举行。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出席开幕式并指出,要深化卫生务实合作,增进沿线各国民众健康福祉,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刘延东说,卫生领域合作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合作成果累累,有力推动了沿线各国卫生事业发展。中国切实履行国际责任,积极参与应对埃博拉等疫情,为构筑全球公共卫生屏障贡献了中国力量。
刘延东表示,中国政府大力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探索了一条发展中人口大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之路,努力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中国积极落实联合国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愿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有关国际组织一道,深化卫生政策协调,加强传染病联防联控,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推动抗生素耐药防控、先进医疗技术、药物研制等领域创新合作,增进健康服务和产品贸易。落实好个康复助医项目、卫生人才开发千人计划和千名患者康复项目,发展“医院联盟”,建设30所中医药海外中心,共享优质医疗资源,共同为促进民心相通、增进各国民众健康福祉作出努力。
会前,刘延东会见了出席会议的新任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和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执行主任米歇尔·西迪贝。
(来源:健康中国)
3“一带一路”暨“健康丝绸之路”高级别研讨会在京召开,促进传统医药交流中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李斌主持开幕式。图片来源新华网
8月18日,“一带一路”暨“健康丝绸之路”高级别研讨会在北京举办,来自30多个国家,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等国际组织的20多位部长级官员,与相关政府部门、科研机构、非政府组织、智库和企业的代表共商“一带一路”卫生合作大计,共建“健康丝绸之路”合作平台,共享全民健康福祉成果。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发表主旨演讲,她指出,健康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也是千百年来古老丝绸之路回荡着的永恒主题。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筚路蓝缕,穿越草原沙漠,不畏惊涛骇浪,开辟了联通东西方文明的丝绸之路,打开了商贸互通有无、民间友好往来的新通道,也书写了不同肤色、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人们共同探索生命和健康科学,推进中西方医学交流的新篇章。商旅使者、传教士和冒险家将中国的人参、茯苓等中药材和脉诊、麻醉、针灸等疗法以及医书论著传入沿途国家,也把来自古希腊、罗马、印度、波斯、阿拉伯及非洲的安息香、木香、豆蔻等药材和穿颅术等疗法带来中国。兴盛的药材贸易、活跃的技术交流、多彩的文化交融,成为古老丝绸之路上的一道亮丽风景,不仅促进了各国传统医学的蓬勃发展,也为东西方文明互学互鉴架设起桥梁纽带。
近四年来,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一带一路”卫生合作结出累累硕果,有力推动了各国和全球卫生事业的发展。各国在卫生政策、医学科研、人才培养、医药贸易等方面交流的广度深度不断拓展,传染病防控、慢病监测、卫生应急、妇幼健康、抗菌药物耐药、传统医药等领域合作惠及更多民众。去年,我们召开了新世纪以来的第一次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发布了《“健康中国”规划纲要》。我们将树立大卫生、大健康观念,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促进人民健康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中国期待与各国一道努力,推动“一带一路”卫生合作行稳致远,惠及更多民众。未来三年,中国政府将落实个康复助医项目,开展卫生人才开发千人计划合作计划,实施千名患者康复项目,与非洲国家20所医院建立对口合作,建设30所中医药海外中心,并成立“一带一路”医院联盟,让各国民众感受到卫生合作带来的实惠。
刘延东提出,倡导互学互鉴,深化卫生人文交流。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不同国家和民族形成了各具特色、各有优长的健康理念和医学文化。中国的传统医药有简便验廉的优势,受到了广泛认可。应联合培养人才,拓展留学进修、交流培训、学术研讨,促进医疗、科技、管理等各类专业人员的相知相识,为深化各国人民友谊续写新的篇章。应加强在世界卫生组织等联合国相关机构和国际组织框架下的沟通协调,利用好智库、媒体、民间组织等交流平台,促进互学互鉴,共同参与全球卫生治理,维护人类健康。
最后,中国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崔丽发布本次会议成果。会议期间,中方与蒙古、阿富汗等国家的各级政府部门和科研机构在疾病防控、传统医药、临床医学、教育培训等领域签署17个合作协议。为促进与各国在公共卫生、卫生政策、健康产业和医疗机构间的直接合作,各方同意将成立“一带一路”公共卫生网络、“一带一路”卫生政策研究网络、“一带一路”健康产业可持续发展联盟和“一带一路”医院联盟。
为凝聚各方共识,明确未来合作路线图,会议发布《“一带一路”暨“健康丝绸之路”北京公报》。参会各方达成以下共识:加强卫生政策交流合作,推进“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健康相关目标实现;促进“一带一路”国家在重大传染性疾病的监测、防控和应对,突发事件卫生应急的协调和合作,加强《国际卫生条例()》核心能力建设;重视开展人员交流,通过开展互派卫生和医学专家、举办各类卫生专业技术培训班和研修班,加强经验交流和人才培训工作;促进传统医药政策、技术、研发和人员交流;鼓励医学科研机构间合作,在前沿医学科技、重大疾病防治、疫苗研发、临床研究等领域开展联合研究和技术攻关;支持发展健康服务贸易、健康医疗旅游和养生保健,探讨“一带一路”国家相关药械准入标准互认等合作。
转载请注明:http://www.tujiahuayuan.com/yqbz/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