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计算机病毒疫情调查分析报告
调查数据显示,年我国网络安全状况较为平稳,计算机病毒感染率和移动终端病毒感染率均有小幅下降;用户的网络安全意识普遍提升。但当前网络安全形势依旧严峻,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数量呈高速增长态势,病毒感染、网络攻击、信息泄露、勒索软件等安全事件时有发生,政府部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网络安全防护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年全球勒索软件大范围爆发,为全球企业、组织机构和个人用户都带来了严重影响;网络诈骗也是用户面临的主要安全威胁之一;全球范围内信息泄露事件屡见不鲜;僵尸网络肆虐,物联网安全任重道远。
计算机用户病毒感染情况
我国计算机用户病毒感染率有小幅下降。年我国计算机病毒感染率为57.88%,与年的63.89%相比,下降6个百分点。下降原因得益于广大计算机用户安全意识的提升、安全产品的普及和多级防护体系的建立。
计算机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
调查显示,年我国计算机病毒传播主要途径为通过网络下载或浏览,比例为69.02%,较年下降了3.86%。局域网传播紧随其后,占35.39%,排第三的为移动存储介质,占30.87%。此外,电子邮件、网络游戏、系统和应用软件漏洞等也是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
计算机病毒造成的主要危害情况
年计算机病毒主要造成的危害包括浏览器配置被修改、系统(网络)无法使用、密码与账号被盗、受到远程控制和数据受损或丢失。其中,浏览器配置被修改以53.13%的占比排名第一,成为计算机病毒造成的最主要危害,较年上升9.76%;53.13%的用户遭受系统(网络)无法使用,比年上升9.73%;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密码与账号被盗,下降了18.62%,占比35.06%。总的来看,计算机病毒给用户带来的困扰和危害更大了,尤其是对浏览器、系统与网络带来的威胁显著提升。
病毒疫情与安全事件的对策和建议
广大计算机用户应普及网络安全防护知识,提升网络安全防护意识,形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包括不打开可疑邮件和可疑网站、不随意接收或打开收到的网站链接、使用移动介质时养成先扫描的习惯、及时更新操作系统补丁等,以降低病毒、木马感染的可能性。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tujiahuayuan.com/yqfz/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