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疫情因何再起
如果您喜欢本平台,
疫苗,是抗击病毒的一个很好的选择。然而,迄今还没有一种获得正式许可的埃博拉病毒疫苗。传统的灭活疫苗和减毒疫苗在埃博拉病毒身上似乎都不太行得通。生产灭活疫苗,首先需要培养大量的病毒作为原料,一旦病毒泄漏,损害是无法估量的。而且,此方法制成的埃博拉疫苗的保护效果尚不确切;至于减毒疫苗,因为存在突变恢复毒力的风险,安全性也难以保障。
由此,一些新型疫苗成为研究热点。根据《科学美国人》的报道,目前有三五种疫苗在灵长目动物中效果不错,这些疫苗的研究大多由美国政府资助,尚处于研发阶段,离上市还有较长距离。
一种以重组水泡性口炎病毒(VSV)为骨架的疫苗前景看好。科学家使用转基因技术将VSV的一个基因剪切下来,用来自埃博拉病毒的基因进行替换,这样既能激发免疫反应对抗埃博拉病毒,又不会引发疾病。利用这一设计,得克萨斯大学的一个研究组研发了三种埃博拉疫苗,在猕猴中的防护效果都接近%。今年3月,这一研究组获得了万美元的经费。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过敏症与传染病研究所研发了一种腺病毒疫苗,这种病毒与引发普通感冒的病毒类似。在埃博拉疫情越来越紧迫的形势下,NIH于7月31日宣布,最早将于9月开始进行埃博拉疫苗人体试验,有望在年得到试验结果。
中国对埃博拉病毒的研究,处于纸上谈兵的状态。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的一位研究员分析,原因很简单:由于埃博拉病毒高度危险,研究人员在进行试验时,必须采取特殊的防护措施,试验场所也要求在生物安全等级最高的4级实验室里进行,这类实验室在全球也只有20余家。
位于湖北省武汉市的中国唯一一家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还在建设中。此外,中国还没有出现过埃博拉病毒感染,不会引入这个病毒去研究。
现有的研发资金主要来自美国政府,且投入有限,而开展临床试验的费用相当昂贵,疫苗和药物的研发推进速度缓慢。有能力研发的国家,没有受到威胁。受到威胁的国家,没有研发能力。由于疫情主要发生在不发达的非洲地区,大型药企始终缺乏投资兴趣,这是埃博拉病毒疫苗和治疗药物迟迟未能出现的最大障碍。
因此,尽管已有数种疫苗和药物,由于缺乏资金和国际需求,它们仍处于不同实验阶段且发展失速。英国《自然》杂志评论称,即使它们已经向前发展,但要将这些治疗手段送达陷入困境的人们手中,还需要数年而不是数月时间。
疫情不易失控
除非由感染者带出,或者出现实验事故,不然埃博拉病毒很难进入较发达的国家或地区。不过,由于交通变得越来越发达,这样的威胁可能增大。
7月底,一名前往非洲国家肯尼亚游玩的香港女子,在返港后出现疑似埃博拉的症状,最终被排除,但一场虚惊仍敲响警钟。中国与非洲各国来往密切,根据中国国家质检总局的通告,北京首都机场、上海浦东机场、广州白云机场与非洲11个国家通航,每月出入境人员达8.24万人次。
此外,中国与西非地区劳务、留学人员流动频繁。加之近期中国将举行青奥会等大型涉外活动,届时有包括疫情发生地在内的运动员、教练员参会,确实存在疫情输入风险。
实际上,即使出现个别输入性病例,仍无需恐慌。经历过年抗击SARS的战役,中国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远较西非国家成熟。此次爆发疫情的西非国家,没有刚果、乌干达等国家常年与埃博拉斗争的经验,当疫情初起时,几内亚的医务人员一度无法判别是何种疾病。前期的防控工作明显不力。
“人们对这种病毒几乎一无所知,人群随意流动迁徙,使控制疫情极为困难。”驻扎在几内亚的无国界医生成员范赫尔普(MichelVanHerp)医生说。
控制埃博拉疫情并非特别复杂。实际上,这一次来袭的扎伊尔埃博拉病毒靠体液接触传播,很容易阻断,远离传染源、戴上手套和穿上防护服,就能大大减少被传染的可能。
体液接触传播这一特殊性,也使夏夫纳认为,埃博拉疫情很难向非洲以外的地区扩散。但为预防起见,全世界医生在遇到发烧患者时,都应立即确认其人近期是否去过西非国家,若答案是去过,就该隔离做检测。
现在WHO、无国界医生组织以及疫情国的卫生部门都投入了巨大的资源来组织防控力量,将疑似埃博拉的病人隔离开来,并对他们的接触者予以跟踪和隔离。这些最基本的预防措施,可以大大减少这一病毒传播的风险。同时,对公众进行教育,以避免传播该病毒,对医院进行感染控制。
为协助西非对抗埃博拉,美国疾控中心宣布,将派出50名医疗专家前往西非。弗里登指出,在最好情况下,疫情也需至少3个-6个月才能获得控制。
塞拉利昂、利比里亚和几内亚已在采取一些强硬措施,包括宣布该国进入紧急状态、关闭学校、对疫情严重的偏远森林地区进行隔离,以及所有埃博拉死者遗体必须强制火化等措施。
需要指出的是,埃博拉病毒感染并非完全不可治疗。虽然还没有治愈的方法,但通过早期积极的紧急护理,以及给患者提供重症监护室中的治疗措施,可以帮助一部分患者战胜疾病。
芬达最后决定接受无国界医生组织的治疗,现在她已经痊愈。她表示,回去要告诉家人,她没有被病毒打败,并且生病的人都应该来接受治疗。
《财经》杂志记者蔡婷贻对此文亦有贡献
(本文发表于8月11日出版的《财经》杂志)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可点击转发,推荐给你的朋友,如果想了解更多资讯,欢迎订阅“成方三十二”
“成方三十二”致力打造为广大青年提供央行动态和金融政策信息、传播正能量的服务窗口
订阅方法:
点击右上角,在弹出窗口中选择“查看官方帐号”点击根治白癜风用什么方法成都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tujiahuayuan.com/yqfz/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