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阿姨科普时间登革热疫情爆发,如何防
最近,杭州爆发登革热疫情:
登革热究竟是个啥?为什么突然就来势凶猛?我们要如何预防、怎么发现?今天,就跟大家来讲讲登革热的防治要点。
1、什么是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带有「登革热病毒」的蚊子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疾病。登革病毒对热敏感,56℃30分钟可灭活,但在4℃条件下其感染性可保持数周之久。超声波、紫外线、0.05%甲醛溶液、乳酸、高锰酸钾、龙胆紫等均可灭活病毒。全世界每年大约有5千万到1亿登革热病例发生。
2、什么是重症登革热?
重症登革热是一种有可能因血浆渗漏、积液、呼吸窘迫、严重出血或者器官损伤导致的并发症,主要影响儿童。
由经验丰富的医生和护士进行早期临床诊断和认真的临床管理,可提高患者存活率。
3、登革热传染源及传播途径
传染源:
登革热患者、隐形感染者和登革热病毒感染的非人灵长类动物以及带毒的媒介伊蚊。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主要为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
4、登革热流行特征
登革热流行于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尤其是在东南亚和太平洋岛屿和加勒比海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我国各省均有输入病例报告,多发生在夏秋季,居家待业和离退休人员较多。
5、登革热临床表现
登革热潜伏期一般为3-15天,多数5-8天,如果出现如下症状请尽快就医:
突发高热:一般持续3-7天,体温可达39℃以上
三痛:主要为剧烈头痛、眼眶痛、关节肌肉疼痛
皮肤可有麻疹样、猩红热样、白斑样、荨麻疹样等皮疹
束臂试验阳性或淤点,皮肤、齿龈、鼻腔少量出血
乏力以及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6、登革热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但感染后仅有部分人发病。登革病毒感染后,人体可对同型病毒产生持久免疫力,但对异型病毒感染不能形成有效保护,若再次感染异型或多个不同血清型病毒,机体可能发生免疫反应,从而导致严重的临床表现。
7、登革热高危人群
1.二次感染患者
2.伴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肝硬化、消化性溃疡、哮喘、慢阻肺、慢性肾功能不全等基础疾病者
3.老人或婴幼儿
4.肥胖或严重营养不良者
5.孕妇
8、登革热的治疗
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治疗药物,主要采取支持及对症治疗措施。
(一)一般治疗
1.卧床休息,清淡饮食;
2.防蚊隔离至退热及症状缓解;
3.监测神志、生命体征、尿量,血小板,HCT等。
(二)对症治疗
1.退热:以物理降温为主;
2.补液:口服补液为主;
3.镇静止痛:可给与安定、颅痛定等对症处理。
(三)重症登革热的治疗
除一般治疗中提及的监测指标外,重症登革热病例还应进行电解质的动态监测。对出现严重血浆渗漏、休克、ARDS、严重出血或其他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应积极采取相应治疗。
9、预防登革热健康提醒
1.到登革热流行区旅游或生活,应穿着长袖衣裤,并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抹含有效驱蚊成分如避蚊胺、驱蚊酯等的药物
2.房间应装蚊帐或防蚊网,并使用家用卫生杀虫剂杀灭成蚊
3.避免在“花斑蚊”出没频繁时段在树阴、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4.清除房前屋后丢弃的废瓶、废盒,树洞、竹洞,污水坑,下水道积水等处的积水
5.旅游归来后,若出现突然发热、眼眶痛、头痛、关节肌肉痛,或皮疹等症状,应及时就诊,并主动告知医生外出旅游等流行病学史以助诊断。
转载请注明:http://www.tujiahuayuan.com/yqfz/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