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龙华区十大ldquo好家庭r
传承良好家风
弘扬传统美德
好家风是传统文化
也是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
经过前段时间的征集、评选
第三届龙华区
“好家训好家风好家庭”评选活动
结果正式出炉!
本次活动自年12月开启
共收到多户家庭的申报资料
历时3个多月
通过网络投票与专家评审
最终获选名单来了~
十户“好家庭”中
他们每个看似平凡的家庭背后
都有着一个个充满正能量的故事
●十大“好家庭”简介●陈汉英家庭
言传身教为子女立榜样陈汉英曾荣获“优秀共产党员”、五好家庭等荣誉称号。
她一家四世同堂,丈夫五兄弟一起组成26口人的大家庭有。从年陈汉英进入冼家,一大家子就住在一起,十几口人挤在一栋二层小楼和一间祖屋里,饭一起吃、活一起干、话敞开说,五兄弟、五妯娌间没有任何芥蒂。直到年前后,村里划地建房,各兄弟家的房陆续建好后,五兄弟才分家。虽然分家了,但心不分。每逢春节、清明、重阳及二位老人生日,各家都要聚在一起吃团圆饭。
对于儿女,陈汉英从不讲什么大道理,而是用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儿子冼志忠、女儿冼志云从小就很懂事,争着帮妈妈做家务。听说冼家子女非常懂事,同村不少人还专程来找陈汉英取经。现在,儿子、女儿都成家了,各自小家庭都很融洽。
陈汉英不仅持家有道,还热心集体,退休后在福民社区老年人协会工作,在家人的大力支持下,她还用自己善于沟通、善于包容的工作方法“圈了不少粉”“调解了不少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区邻里和谐。
齐晓贵家庭
十年如一日以“行”释“孝”齐医院心内科护长,曾荣深圳市优秀护士长、龙华区优秀护理管理者等荣誉称号。
自年婆婆中风以后,她的生活也随之改变。为了照顾好卧床的婆婆,她制定了一份“爱的清单”,里面详细记录了老人每天的用药、按摩的时间,以及一日三餐、开窗通风、被褥换洗等等注意事项。正是这份清单,让她既能做好繁忙的本职工作,也能很好的照顾婆婆。
为了改善老人的生活环境,她在室内放些小盆栽,舒缓老人的情绪。闲暇的时候,她经常和婆婆聊聊天,安慰、引导老人放松心情,积极生活。在她与丈夫十年如一日的细心照顾下,老人病情未出现恶化。
今年春节,她主动请战,投身抗疫一线,支援到发热门诊。由于人手不够,加班是每天的常态,这就意味着憋尿、挨饿不止7小时。密不透风的防护服里既闷又热,贴身的衣服几乎都是湿漉漉的,脱下防护服时,衣服都能拧出水来;雾气也常常将眼镜模糊,阻碍视线。她无怨无悔地付出,不带一丝抱怨,累并快乐着成了她无言的诉说。
陈琳辉、蔡苏瑜家庭
警嫂写信支持丈夫战“疫”陈琳辉是一个是维护政治稳定、维护社会团结的“铁拳头”,曾荣立个人三等功4次、个人嘉奖4次、银质功勋奖章两次、铜制功勋奖章两次,先后荣获优秀社区民警、每日警星、优秀公务员、龙华十佳卫士等荣誉称号,连年位居公安“飓风专项行动”第一名。妻子蔡苏瑜一个是无私奉献、浇灌祖国花朵的“园丁”,曾获评“深圳市十佳警嫂”称号、“十佳母亲”称号,获广东省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广东省教学基本功大赛教学设计一等奖、广东省教学基本功大赛最佳说课奖等荣誉称号。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陈琳辉刚值完春节第一班,就马不停蹄的参战疫情防控的战场。蔡苏瑜不但没有丝毫怨言,还全力支持丈夫参与战“疫”。其间,蔡苏瑜写下一封公开信《致战“疫”中的你》,发表于国家级媒体《光明日报》,信中洋溢着家国情怀与大爱精神,获得公安部高度肯定并发送于全国各公安机关要求学习,被《广州日报》、《深圳特区报》、《晶报》、《深圳晚报》、深圳电视台、奥一网、金羊网等主流媒体及广东省公安厅、深圳市公安局、深圳市妇联等官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tujiahuayuan.com/yqfz/8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