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雨个人在疫情中的一点反思

这场疫情是目前为止我身在其中经历的最大的历史事件了。长时间们在家里,估计很多人和我一样,难免要比平日更多地思考人生。

所有人都遭受了损失,有的不巨大,有的非常巨大。

我本人呢,不出意外的话,较好的结果就是年全年白干了。什么叫白干?就是到了年底,财富水平跟年底的时候差不多,没有增长,搞不好还要倒退一些。这个损失就是不大不小,虽然挺心痛的,但也还可以接受。相比于那些失去生命的家庭,算是岁月静好了。

不知道你的损失程度如何?

受到了损失,就要反思。我的反思不是替国家民族反思,而是反思我自己。其实我也替我们国家、我们华夏民族反思了,甚至替全体地球人、乃至银河系反思了,这是真的,不是开玩笑。可是那些反思不用写出来,本文只写个人层面的反思。

人们都说这次疫情是黑天鹅事件,很意外。我觉得一点也不黑天鹅,一点也不意外。

这种事情的发生,其实是必然的。只是它发生在这个时间地点,可能具有偶然性。

从科学原理上讲,病毒是生物界最基本的因素,就像万有引力是经典物理的一个基本因素。病毒动一动,生物界就会有一定的响应,可能是某些物种变异/进化了,可能是某些物种生病了。

对病毒的每一次运动来说,影响到人,是一个小概率事件,但是病毒动的很多,随着时间的积累,基数就会变得很大,使得小概率变成大概率,偶然变成必然。发生是必然的,只是早晚问题。

人类目前为止,在病毒面前只能被动应对,无法主动。所以都是疫病发生了以后,才能做出反应。

我们个人,平时觉得大规模疫情很遥远,其实是一种自欺欺人,看见了风险却假装看不见,并没有针对这个风险做任何准备。

从这个角度讲,瘟疫并不是黑天鹅,而是灰犀牛。

所谓灰犀牛,就是这头庞然大物远远地站在那里,你在望远镜里看见了,却视而不见,觉得很远,没事的,该干嘛还干嘛。等到它启动沉重的身躯,开始向你奔跑的那一刻,虽然还很远,但你已经无计可施了,打也打不死,跑也跑不过,最终只有让他撞在身上,去承受这个撞击。

很少有人在远远看见犀牛的时候就积极采取回避措施。

所以我们其实都明知道某些巨大的潜在风险是早晚必然发生的,但很少会针对这类罕见的、却又必然发生的风险做准备。

如果全球经济大萧条?

如果发生金融危机?

如果爆发战争或恐袭?

如果大规模天灾?

如果发生瘟疫?

如果太阳寿尽膨胀吞没地球?

总之就是保险不给你保的那些,不可抗力。

看起来是黑天鹅,其实都是灰犀牛,早晚必然发生。

由此看来,“黑天鹅”这个概念是害人的,应该取消,因为它总给人侥幸心理。所有黑天鹅,都是灰犀牛,所有小概率的巨大风险,都是必然发生的风险。这才是能让人更有生存能力的思维。

我们都在装瞎、装死,对于风险的预防工作,我们一直在拖延。如果有人跟我们讨论起这种风险,我们都会有借口:

第一,人生很短暂,在你的一生中遇到这种事的概率太小了。(并不是)

第二,不可抗力就是不可抗力,发生了你也没办法,准备不准备没区别。(并不是)

第三,天塌下来有高个的顶着呢,相信国家。

第四,听天由命吧,我的命好,天无绝人之路。

果真如此吗?

第一:概率小吗?并不小。前面已经分析过,它只是看起来概率小,实际上概率很大,大到了“必然发生”的程度。有几个正常寿命的人,终其一生都没有遇到重大的风险事件?

第二:准备不准备没区别吗?自然灾害高发的地区,那里的人会在家中常备应急食品药品,甚至地窖安全屋。

灾害频率高的地方做这些准备,灾害频率中或低的地方就不做这些准备,背后逻辑是有毛病的。等于说,灾害频率高的地方反而更安全,生还率更高。

例如地震高发的地方我们可以把房屋造的像果冻一样,怎么震都震不塌。而很少地震的地方就用普通工艺,一旦地震就房倒屋塌压死人。那是不是住在地震高发地区更安全?

第三:相信国家是对的,但国家的实力不是无限大,很多情况下它顾不上你。何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你做的准备多一些,大难来临的时候你能自救,不需要报警求助,那就相当于国家的抗灾能力因你的努力而增强了那么一丢丢。

第四:“天无绝人之路”这种话虽然很励志,但你要搞清楚这句话是什么时候说的。

在逆境已经来临之后,你说“天无绝人之路”,这是鼓舞士气,给自己和身边的人鼓劲。在考虑预防风险的时候,你说“天无绝人之路”,那就意味着“走着看”,就是不负责任,太过粗放了。

你粗放地对待人生,人生凭什么不粗放地对待你呢?

以上说的都是预防的必要性,意识到了必要性,那就已经比意识不到的人安全多了。

下面说说如何预防灰犀牛式的潜在风险。

先从战略上讲。

我们知道有关灰犀牛的四个基本事实:

1.这头巨兽,它是存在的,不是不存在的。

2.它势大力沉,一旦启动就无法阻止。

3.它奔跑速度快,靠你的两条肉腿无法回避。

4.它一旦撞上肉身的你,是你必然无法承受的。

针对1,我们要做的就是承认风险的存在,不要假装看不见。

针对2,我们要意识到人力无法阻止风险的发生。

针对3,我们要提高自己的机动性。

例如,你拥有快速转型的能力,改行,或者线下搬到线上、线上搬到线下;或者拥有快速转移战场的能力,在这个地方做不下去了,你马上跑到另一个地方去做。这就相当于你有了一辆越野车,犀牛奔过来了,你可以开着车逃跑。

又例如,你本身就拥有不同的收入来源,各来源不容易被单一风险事件一锅端,一个来源阵亡了,还有另一个来源不受影响。这就相当于你拥有分身技能,同时有多个分身站在草原上,犀牛撞死一个,还有另一个,只要不是所有分身被同时撞死,你就死不了。

针对4,我们要提升自己的抗击打能力。

就是说这时候没有任何花招可用了,必须正面承受犀牛的撞击,那么你的甲要尽量厚,手头随时留着加防的buff和血瓶,不让脆弱的肉身赤身裸体地直接承受攻击。

buff从哪来?其实最主要就是钱,多留一些现金。

不要为了收益最大化,为了追求资金利用效率,把所有的现金都投出去在外面周转,甚至把信贷额度也当成自己的资产,全部借出来、投出去。

有时候你的钱并不真正是你的钱,法律上它是你的,但此时此刻没在你的手上,那么面对紧急情况,这笔钱就等于不是你的,因为你要用却用不上。

我有一个一起做生意但财务上彼此独立的伙伴,这两年他做的很亢奋,开疆扩土,大把投钱。

钱花的快,是他业务能力强的表现,能打的表现。为了给自己搞足弹药,他早就把所有融资途径全部吸干了,而且手头永远没钱,全部高速周转,还经常找我短期拆借。

甚至他跟合作方签的合同,我们一般都在月初给对方的款项,他签成每月15号左右支付,强行挤出来15天账期,他把该结给人家的钱再投出去,然后用这15天的收入来填这个账。其实这是啥呢,就是拆东墙补西墙。

这样拆补,并不是因为多困难,而是因为贪婪,为了提高资金周转效率,加杠杆。

我曾多次劝他,不要太贪了,你给自己堆的风险太高了。但是他不听我的。我也理解。

这次疫情,是1月下旬公开爆发的。由于春节是我们的旺季,原本预期能产生很大流水,所以他早就给自己掏了一个吓人的大窟窿,就等着春节回填呢。结果,疫情突然爆发,春节颗粒无收,窟窿填不上。

所以面对新冠肺炎这头大犀牛,他比我痛苦,虽然我也亏钱,但起码我手头不是一分钱没有,可以吃饭,没有着急要填的窟窿。

这个抗风险能力差距就比较大。相当于说,犀牛冲过来,我基本算防住了,撞了个跟头,掉了不少血,但没有大碍,静养一年就好了。他呢,就不是撞个跟头的问题,而是整个人被犀牛撞飞了,人没死,但是骨折加破相,装备掉一地。希望他能吸取教训吧。

战略说完了,再说说战术上的问题。

前面这个关于手头留钱,不要随便加杠杆,这个可以算战略,也可以算战术,是有点微观的操作,但它体现一个战略思想,是在较强的风险意识指导下形成的行为。

还拿我自己的生意来说。我们要给合作方钱,这个钱可以按每个月、每季度或者每年固定多少租金给,也可以按分成每月给。

最开始的时候呢,大家都没经验,不敢给固定租金,就都给分成。后来发现,有些项目是真挣钱,真甜,按租金给的话本来给不了多少,按分成给就要给很多,很肉疼。

于是,基于经验的积累,就开始不跟合作方签分成,而是签固定租金。

这两种方式我们想的也挺明白。给分成,风险低,但是想象空间小,不会有暴利。给租金,风险高,但是想象空间大,有可能有暴利。

那阶段大家都是好消息,战绩频传,等于是不自觉地互相打鸡血,搞的每个人都比较膨胀,过于乐观,就越来越大胆地签固定租金。有一些项目看走眼了,赔了,也不是特别的在乎,反正那么多项目总体拉平还是不错的。

这个也是贪婪,想追求暴利。

疫情爆发以后,所有项目颗粒无收,这时候分成和固租的区别就非常明显。分成的项目,没收入也没支出,固租的项目,没收入,租金还要付。而且预期疫情结束以后因为市场不可能一下子恢复,那些固租的项目还要继续赔一阵子。

疼啊,肉疼啊,特别想抽自己嘴巴子,为什么当初那么贪,要是都签分成该多好,该多好,好极了,太好了,真是不着急不忙慌,没有赔钱的可能性。

所以说,我们从这个战术上的例子又可以反推出一个战略上的指导思想:

降低风险比提高收益更重要。

当二者冲突的时候,要选择低风险的做法。

因为很多时候,

人活着,生意不倒闭,就赢了。

我都艺术家一星期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tujiahuayuan.com/yqfz/88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