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旅游胜地苏梅岛出现登革热疫情

新华社曼谷1月31日电(记者杨舟)据当地媒体1月31日报道,泰国南部旅游胜地苏梅岛出现多例登革热病例。当地医护人员提醒民众及游客注意防蚊,并清理积水。

泰国《民意报》医院负责人提拉萨·威利亚侬的话报道说,苏梅岛本月登革热病例共例,其中1人死亡。患者年龄集中在15岁至35岁,主要是学生和当地雇工。

目前,医院仍有50名登革热患者,其中30名当天可以出院。此外,还有不少出现疑似登革热症状的本地医院接受检查。

据报道,苏梅岛东北部的波卜乡出现的病例占全岛一半,当地有苏梅岛机场及不少海滩度假酒店。

提拉萨说,本次登革热疫情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最近泰国南部的反常大雨造成大量积水,给蚊子肆虐提供了环境。他提醒人们注意防蚊,出门应擦驱蚊水,并及时清理住宅区附近的积水。

据了解,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或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该病临床特征为起病急骤,高热,全身肌肉、骨骼及关节痛,极度疲乏。部分患者有皮疹、出血倾向和淋巴结肿大。

登革热

泰国疾控中心数据显示:年截至11月2号泰国已有人感染登革热,其中已有人死亡。全球每年约有五千万宗登革热个案,常见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域。在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登革热已成为地方性流行病。遗憾的是泰国还没有研究出预防登革热的疫苗,也没有疗效明显的药治疗,一旦患上该病将较难医治。

泰国卫生部提醒:泰国雨季是登革热高发期,特别是小孩要尤其注意防范。另外肥胖、身患疾病者、糖尿病、血压高、气喘病等患病者,也容易感染到登革热病。如发现发烧、头痛、呕吐、胸闷者,医院求治,不要自己买药服,尤其是退烧药,会严重刺激胃部出血。

登革热疫情简介

登革热的“登革”一词由英语“Dengue”翻译而来。Dengue由来也众说纷纭,比较普遍的说法是源自斯瓦希里语(Swahili)中的Ki-dingapepo,意思是突然抽筋,犹如被恶魔缠身。

登革热(Denguefever)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经伊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潜伏期通常约5-7天,具有传播迅猛、发病率高等特点。患者有可能出现极度疲倦及抑郁症状,少数病者会恶化至登革出血热,并进一步出血、休克,乃至死亡,登革热引起的并发症往往是病人致死的主因。由于经济社会开放,异国联姻、外劳引进、旅游及商务往来等因素,国內外人口移动交流增加,增添传染病入侵的机会。

全球暖化更使登革热病毒越冬造成疫情跨年流行,个案病例未通报道致疫情监控困难,加上多次喷药让病媒蚊产生抗药性等等因素,使得每年的登革热疫情越来越难以控制。

有医药专家指出,年以来的数据显示,东南亚大多数国家今年的登革热形势会是历来最严峻的。泰国卫生部防治蚊虫传播传染病中心高级专家威猜?沙迪迈对记者说“去年凉季温度偏高,今年病毒类型多样化,以及人员大量流动,导致今年登革热患者增多,东南亚各国自然条件相似,整体形势普遍堪忧。而且雨季刚刚开始,接下来几个月雨量将大增,如果不进行更好的防治,疫情将更加严重。”

泰国《曼谷邮报》的报道称,由于全球变暖给蚊虫病毒提供了滋生的“温床”,加之洲际间货物与贸易的流动,不仅仅是东南亚,法国、葡萄牙、美国等全球多个区域都有登革热病例报告。美国《纽约时报》报道指出,每年全球有5%的人口感染登革热。世界卫生组织表示,登革热发病率最近几十年在全球大幅度上升,占世界人口40%以上的约25亿人面临罹患登革热的危险,每年世界上有0.5-1亿登革热感染病例。

“目前,仅有10%医院就医,其余90%的病毒携带者四处走动,若被蚊子叮咬,将成为传染源”,专家威猜说,“防控登革热的有效途径是经常进行卫生检查,并加强对民众的宣传,最重要的是人人动手,做好每家每户的卫生工作,消除蚊子滋生环境。”

登革热传染源及传播途径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的传染源。患者在潜伏期末及发热期内有传染性主要局限于发病前6~18h至发病后第3天,少数患者于病程的第5天仍可在血液中分离出登革病毒。在流行期间,轻型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占大多数,可能是更重要的传染源。登革热尚未发现有慢性病毒携带者。病并不会经由人与人之间传播,与患者接触是不会被传染的。在野外捕获的猴子、蝙蝠等动物体内曾分离出登革病毒,但作为传染源的作用还未被肯定。

埃及伊蚊(Aedesaegypti)和白纹伊蚊(Aedesalbopictus)是登革热的主要传播媒介。伊蚊吸入带登革病毒的血液后病毒在其唾液腺和神经细胞内复制吸血后10天伊蚊即有传播能力传染期可长达天。伊蚊既是登革热的传播媒介,亦是登革病毒的储存宿主,因为雌性伊蚊可经卵将登革病毒传给后代曾经在个别致乏库蚊和三带喙库蚊中分离出登革病毒,但其密度高峰与登革热流行高峰不一致。因此,它们不是登革热的重要传播媒介。

登革热症状

(一)典型登革热

1.所有患者均发热。起病急,先寒战,随之体温迅速升高,24小时内可达40℃。一般持续5~7d,然后骤降至正常,热型多不规则,部分病例于第3~5d体温降至正常,1日后又再升高,称为双峰热或鞍型热。儿童病例起病较缓、热度也较低。

2.全身毒血症状发热时伴全身症状,如头痛、腰痛,尤其骨、关节疼痛剧烈,似骨折样或碎骨样,严重者影响活动,但外观无红肿。消化道症状可有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脉搏早期加快,后期变缓。严重者疲乏无力呈衰竭状态。

3.皮疹于病程3~6日出现,为斑丘疹或麻疹样皮疹,也有猩红热样皮疹,红色斑疹,重者变为出血性皮疹。皮疹分布于全身、四肢、躯干和头面部,多有痒感,皮疹持续5--7日。疹退后无脱屑及色素沉着。

4.出血25~50%病例有不同程度出血,如牙龈出血、鼻衄、消化道出血、咯血、血尿等。

5.其他多有浅表淋巴结肿大。约1/4病例有肝脏肿大及ALT升高,个别病例可出现黄疸,束臂试验阳性。

(二)轻型登革热

表现类似流行性感冒,短期发热,全身疼痛较轻,皮疹稀少或无疹,常有表浅淋巴结肿大。因症状不典型,容易误诊或漏疹。

(三)重型登革热

早期具有典型登革热的所有表现,但于3~5病日突然加重,剧烈头痛、呕吐、谵妄、昏迷、抽搐、大汗、血压骤降、颈强直、瞳孔散大等脑膜脑炎表现。有些病例表现为消化道大出血和出血性休克。

如何预防

1.到登革热流行区旅游或生活,应穿长袖衣服及长裤,并于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上驱避蚊虫药物。

2.如房间没有空调设备,应装置蚊帐或防蚊网。

3.使用家用杀虫剂杀灭成蚊,并遵照包装指示使用适当的分量。切勿向运作中的电器用品或火焰直接喷射杀虫剂,以免发生爆炸。

4.避免在“花斑蚊”出没频繁时段在树阴、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5.防止积水,清除伊蚊孳生地。

6.尽量避免用清水养植物。

7.对于花瓶等容器,每星期至少清洗、换水一次,勿让花盆底盘留有积水。

8.把所有用过的罐子及瓶子放进有盖的垃圾桶内。

9.将贮水容器、水井及贮水池加盖。

10.所有渠道要保持畅通。

11.将地面凹陷的地方全部填平,以防积水。

12.怀疑自己感染登革热时一定要及时请教医生。

温馨提醒:

前往泰国旅行,游客务必涂专用防蚊水做好预防,需到旅保中心做相关的咨询,体检,接种疫苗等防护措施。另外介绍泰国几款驱蚊药:BIGC超市的庄臣驱蚊膏,抹在身上很香,效果也好;7-11超市有卖万金油。

尚乐国际集团:sunlovegroup

欢迎







































偏方治疗白癜风
南宁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tujiahuayuan.com/yqjs/136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