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疾霍乱皮肤病洪水过后防
连日来的强降雨,造成安徽、湖北两省累计受灾人口达到两千万左右。这两天,当地的天气开始好转,灾区群众又面临高温的考验。这轮强降雨,淹没了一些村庄乡镇,受灾老百姓被集中安置在各地的安置点。一周以来,受灾的群众在安置点的生活怎么样?
受灾的群众在安置点的生活怎么样?安徽宣城的双桥联圩在6号发生漫破之后,沈村镇赵家滩村的鲁光友一家,和乡亲们一起被集中安置在宣城市第十二中学。为了方便鲁光友老两口行动,他们还被特意安排在了一楼。鲁光友说,住在这里每天三菜一汤,服务周到,“这都是我一家人,我儿媳妇、我老奶奶、我孙子,特别把我们安排在一起。饭送到手上,送到跟前来,水帮我们提着,现在这里一切都好。”
郎溪县建平镇中学里,安置着朱侯村、三岔村等三个村庄的受灾群众。教室里,学生的课桌椅被搬走,取而代之的,是床板上的临时家庭。在这里协助政府服务的志愿者说,这里的吃喝住用,是必须保障到位的,“席子一张,然后被子毛巾纸巾和牙刷,盆这边全部给他们补齐了。吃的跟我们是一样的,绝对保证他们安全的。”
此轮强降雨中,湖北省受灾同样严重。灾情发生后,赤壁市将部分受灾群众安置在赤马港学校。赤马港学校校长说,大部分群众都去投亲靠友了,但只要来安置点的,学校都会统一提供伙食,“早餐午餐都是我们学校统一安排,订的盒饭。”
记者在咸宁市汀泗桥小学受灾群众安置点,看到不少老百姓正坐在一起聊家常,情绪也已经慢慢平复下来,“洗漱学校里面有水,教工宿舍那边有卫生的自来水,后面还有学生的厕所,卫生间也有。”
洪水退去,还需要时间,受灾的老百姓或许还要在集中安置点暂住相当一段时日。灾情与疫情往往是相伴而生的。暴雨和高温的轮番攻击,也给受灾地区的卫生防疫工作带来不小的挑战。那么,灾区群众的医疗卫生和防疫工作能否得到保证?灾后防疫工作,又该注意哪些问题?
图为防疫人员向受灾地区发放消毒药品。新华社发(吴蜀摄)
病患:昨天早上嘛。
王静:今天没来处理吧?我帮你清洗一下,清洗完帮你处理一下好吧?
病患:好!好!
王静:这不要紧,明天你过来,我再帮你洗洗,上点药。
因为前几天被洪水泡过,一位老年人的脚得了足癣。安徽郎溪县建平中学安置点里,受灾群众哪不舒服都会找驻点保障的医生王静及时看看,诊断开药的同时,王静已习惯和病人拉拉家常。
王静:这里住习不习惯?
病患:这里住?习惯。要说舒适那还是自己家里好。
王静:没关系的,政府会好好搞的。
在湖北的一些受灾群众中,皮肤病也偶有出现。武汉市蔡甸区蔡甸四中安置点内,居民何定华将双手伸出来的时候,手上的皮肤已经红肿,起皮,“我的这手都肿了。(这是水泡的吗?)嗯,水泡的,蜕皮了。”
因洪水而生的皮肤病,在一线抢险救灾人员中,也时有发生。由于经常要下水,且在洪水中停留时间较长,鞋内潮湿、不透气的环境,是细菌滋生的温床。记者在采访现场就见到了有极个别抢险救援人员的脚被沤烂。央广健康教育宣传联盟专家、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徐薇提示,洪水引发的皮肤病轻者会有手癣、足癣,重者可能会被真菌感染,手足糜烂,溃疡、湿疹、脓胞疮也很常见。不管是洪水地区的群众还是救灾人员,在涉水之前,要有自我保护意识,比如减少在水中浸泡的时间,可以提前涂抹一些隔离水的油质。
徐薇:尽量减少手足在水中浸泡的时间,如果必须要下水,下水之前,可以在手足上抹一些防水的油,如果在洪水中出来以后,要及时地用清水去清洗。尽量用温水把手足部位清洗干净,然后保持干燥,适当地涂一点痱子粉。涉水前抹油,出水后清洗。
央广健康教育宣传联盟专家、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于剑锋说,洪灾之后,容易引发疾病甚至疫情。
于剑锋:洪灾过后,水滞留在田地里,会滋生蚊蝇,它会传播乙脑病毒,造成乙型脑炎。第二个就是有些动物家禽死亡,被水浸泡之后,动物本身携带一些病原体,释放出来感染人类。最常见的是肠道传染病,比如细菌性痢疾、霍乱、伤寒等等,都有可能会出现。
记者采访发现,住在安置点的老人不少,央广健康教育宣传联盟专家、医院医保内科主任医师马清提示,洪灾过后,作为易感人群,老年人应当更加注意。
马清:夏季,这些老年人比较多地会有高血压、糖尿病,包括可能本身就会有一些基础的冠心病、脑血管疾病。洪灾本身影响比较多的,更重要的是需要老年人情绪的稳定,因为在这种灾难下,可能会比较焦虑、烦躁、担忧。老年本身是个易感人群,比如手脏一点吃东西,可能马上就会肠道感染,一旦感染可能就会腹泻、脱水,那对老年人可能就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防疫人员在指导灾区群众开展饮用水消毒。新华社发(吴蜀摄)
灾区的卫生防疫工作重在预防,这就需要当地疾控部门严格做好消杀工作,及时处理动物家禽尸体,还要密切有没有集体发热、集体腹泻等情况。
在武汉市蔡甸区的安置点,一些疾控工作人员对现场的环境进行消毒,武汉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所副所长张志峰,“把这些有积水的地方及时进行清理,不清理的话容易滋生蚊蝇。”
安徽宣城除了加强对“消毒消杀”物资的储备和调运外,还组建了32支防疫队伍奔赴受灾地区进行疫情防控工作,宣城市卫计委疾控科科长黄菊红说,“在水退以后,我们会广泛的发动群众开展环境卫生清理,环境全部清理到位,确保不留死角。”
四百多人被集中安置在安徽郎溪县建平中学,给当地的卫生防疫工作带来不小的压力。
郎溪县疾控中心主任余学清说,截止目前,全县还没有发现疫情,“目前就我们疾病检测系统检测来看,传染病疫情跟往年基本上持平。没有任何大的或者疫情波动,都没有。洪灾以后,人在应激的情况下,会产生一些焦虑,心里很不爽。离开家园到安置点,他们想回家,担心家里的损失,我们已经请了一些心理专家来进行心理干预。”
余学清说,随着洪水逐渐退去,卫生防疫工作的压力会逐渐加大,而未来最大的困难,可能来自于消毒杀菌药品的缺乏,“消毒消杀药品缺乏,环境清理需要这个消毒药品。还有就是马上气温高了,防暑中暑的药,还有就是预防肠道传染病的这些药。因为饮水要消杀,环境要消杀,面临的很多困难就在这地方。”
目前,从各地疾控部门的反馈看,灾区卫生防疫工作正在有序进行。记者联系几位前往灾区的央广健康教育宣传联盟专家,他们称,所到灾区情况平稳,已返回北京。不过,防疫和抗洪一样,都是持久战,确保大灾过后无大疫,需要每一天的努力。
央广记者:肖源
编辑:周文超
来源:中国之声《新闻纵横》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tujiahuayuan.com/yqjs/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