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交通报中波公司实现疫情以来上海首
今天(12月25日)出版的《中国交通报》第7版“水运”专栏,以“护航外籍船员回家”为题,对中波公司实现疫情以来上海首例全套外籍船员换班进行了深入报道。报道全文如下:
上一篇文章: 香港疫情速报被ldquo通缉r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护航外籍船员回家
——中波公司完成疫情以来上海首例全套外籍船员换班
日前,中波轮船股份公司(简称中波公司)以“云交接”方式购入的“长安”轮在上海港顺利交接,成功完成全套船员换班。这是今年疫情以来,上海进行的首例全套外籍船员换班作业,19名外籍船员全部顺利从上海浦东机场离境,由中国籍船员接班的“长安”轮随即开启新航程。此次船舶交接的无缝衔接,不仅确保了国际海员的身心健康,也有力保障了国际物流供应链的畅通,彰显了上海作为国际航运中心的责任与担当。船舶“云上”变更船东船舶“云上”变更船东,船员就得在船上实现交接。9月15日,中波公司与国外卖家签署买卖船合同。9月24日,交通运输部等7部委联合发文,恢复包括上海在内的十个口岸外籍船员在国内港口换班业务。随后,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式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疫情期间国际航行船舶船员换班和伤病救治工作的通知》,为疫情防控期间“长安”轮在上海港开创全套外籍船员换班带来了曙光。对于中波公司全套外籍船员换班的请求,上海市交通委高度重视,迅速协调港口、海事与口岸联检等单位给予具体指导和帮助。经过前期充分沟通咨询和精细准备,中波公司根据船期情况于10月18日正式提出全套外籍船员换班申请,在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及市交通委的统筹指挥下,各相关单位密切配合、联动协作,开辟绿色通道,提供服务便利,充分展现了上海各口岸单位的协同高效与责任担当。▲外籍船员下船
“全封闭、点对点”换班为了此次换班,中波公司加强各方沟通协调,克服工作环节多、防疫压力大等诸多困难,提前做足预案,制定了细致周密的“全封闭、点对点”换班方案,得到多部门认可,最终通过了严格的评估审核。10月19日,“长安”轮船员做好全面防护,接上引航员后开始进港,下午靠泊罗泾码头。当晚,海关人员登轮对所有船员进行核酸检测。在获得核酸检测全员阴性的结果后,10月21日正式启动换班工作。换班流程精准对表掐点:19名船员7时全部起床、8时整理内务、9时换上全套隔离防护装备、10时带着各自行李下船,第一时间做好人员和行李的消毒工作。边检人员在船边对船员进行认证核实,然后全体船员直接登上大巴,代理人员协助办理临时入境许可。这边外籍船员一离开,那边船舶和码头立即进行全面消杀,中国籍船员开始登轮接船。载着外籍船员的大巴直驶浦东机场,实施“点对点”直接转运,做到全流程闭环式管理。15时由等候的机场安全人员与代理一起,陪同19名船员通过专用通道,到达专用柜台办理出关、安检手续。随后在机场安全人员陪同下,19人在专用候机点等待,直到先后登上两个航班离开中国。至此,他们成为了上海港首批疫情下大规模整套换班回家的外籍船员。为了确保衔接流程严丝合缝,换班计划充分考虑各环节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19名外籍船员在船边换班的全过程,由罗泾港区派出所人员现场监督完成。为了防止转运机场途中可能发生车辆抛锚,船员乘坐的大巴后跟随有备用车辆,备用车司机同样穿戴全套防护装备,随时待命。考虑到可能出现航班延误甚至取消,还专门为19名船员预备了无法当天离开上海的临时隔离居住点。▲换班上船中国籍船员码头登记19名外籍船员成功下船离境返家国际船员一般在船工作10个月左右下船休假。当前全世界口岸因为疫情而收紧国际船员换班政策,各国几乎只允许本国籍船员换班。船员为疫情所迫不得不超期服役,想要在异国他乡下船回家更是“难于上青天”。这次成功换班的19名外籍船员中1人来自俄罗斯,7人来自乌克兰,11人来自菲律宾,普遍超期服役,服务时间最长的已在海上漂泊超过17个月。“真的可以回家了吗?简直难以置信!”在从码头至机场的大巴上,疲惫却灿烂的笑容绽放在他们脸上,前排的几位船员还比出胜利的剪刀手势。就在“长安”轮船员换班4天前,中波公司以远程“云交接”方式买入的另一艘同类型船舶“永安”轮,同样以过硬的全闭环换班防疫方案,在青岛实现19名外籍船员成功下船离境,成为相关政策开放以来,国内第一条全船外籍船员完成换班的船舶。日前,“永安”轮正在地中海执行装运风电设备运输任务,其姊妹船“长安”轮已经完成港口货载,正在奔赴北美的航程中。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tujiahuayuan.com/yqfl/9771.html